(相關資料圖)
為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證監會不久前發布了《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鼓勵基金公司和銷售機構大力提升權益基金規模與占比,強化和投資者利益綁定,強調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以及發揮其在產品設計與組合管理中“錨”與“尺”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有效性不斷提升,投資者對投資收益理解持續加深,公募基金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加速向專業化分工的方向發展。投資組合中的超額收益與市場收益將被更精準地相互剝離,以被動指數、指數增強、錨定基準的主動權益等為代表的定位清晰的公募基金產品將為長期配置型資金提供更多高效且多樣性的選擇。
基金管理人須堅持以投資者為本,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募基金發展模式,通過打造具備長期配置價值和研究附加價值的“特色化”產品體系,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投教活動,使得更多公募產品能夠讓投資者“聽得懂,看得上,拿得住”,滿足廣大居民財富管理需求。
為進一步提升投資者服務水平,基金管理人應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優化產品布局。以中金基金為例,在權益基金方面,積極響應監管號召,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國家發展導向的主動權益及量化指數基金產品,促進公募基金權益投資規模穩步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含權多資產基金方面,持續提升資產配置能力,布局含權類中低波動型的混合資產產品,匹配百姓理財需求。
需要看到,在《方案》的推動下,錨定基準、風格穩定、超額收益穩健的產品管理思路有望成為行業重要發展方向,這對公募基金投研團隊建設、投資框架重構和風控合規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戰略機遇?;鸸芾砣藨鲃訐肀н@一變化,發揮在指數增強業務中積累的超額獲取、風險控制、組合管理等各方面投研優勢,在做好標準化指數、指數增強等產品管理的同時,積極賦能主動權益、固收增強等業務領域,打造特色化公募產品體系,提升投資者回報,優化資產配置功能。
在公募基金行業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基金管理人要積極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公募基金投研文化,深度貫徹以投資者為本的發展理念,通過深入市場調研客戶需求,響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真正擔負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百姓生活的責任,為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系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