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原子能院核安全研究所聯合核物理研究所在核設施氣態流出物取樣、在線監測和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在“核設施氣態流出物排放監測與環境評價先進方法研究”項目中,團隊完成了煙囪流出物氣溶膠遷移機理研究、流出物關鍵核素在線監測基礎方法研究,以及流出物監測數據回顧性環境影響評價模式方法研究,為建立相關核設施氣態流出物取樣監測評價技術體系、實現氣態流出物監測數字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團隊針對核設施氣態流出物如何準確取樣、監測和開展環境影響評價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建立了煙囪氣態流出物混合均勻性計算方法、取樣管道沉積損失計算方法,可用于核設施流出物煙囪設計、取樣系統設計及監測數據修正;建立了流出物中14C(碳-14)和133Xe(氙-133)在線測量方法,并研發了測量裝置,其探測限分別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顯著提高了核素在線監測能力;建立了鈾氣溶膠高靈敏度激光光譜在線監測方法,實現了氣溶膠中痕量鈾的實時在線測量,探測限實現國內領先;建立了微尺度大氣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并開發了軟件系統,開展了大氣擴散示蹤試驗實地驗證,實現了場區尺度范圍復雜下墊面情況下輻射環境影響評價。
氣態流出物取樣代表性試驗裝置
在原子能院長期基礎研究專項的支持下,未來項目團隊將繼續探究氣態流出物中氚、氪和碘的先進在線測量方法,開展先進的流出物排放控制基礎技術研究,完善流出物監測技術體系,提高監測數字化、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進一步為核設施氣態流出物取樣、監測和評價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