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作為醫生,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夠看到患者的康復?!苯衲?0歲的王剛是安康九德堂診所的一位大夫,從醫至今已有20多年。
1973年,王剛出生在一個醫療世家,在父輩的影響下從小接觸醫學,大學就讀于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便在西安高新醫院工作。為了照顧兩個孩子,減輕妻子的負擔,王剛辭去了西安的工作,回到安康開辦診所。
學生時代,王剛的理想職業就是當老師或者醫生。他講道:“老師教書育人,醫生治病救人,這兩份職業都是能得到社會認可的,對我來說,那時候選擇學醫就是單純的喜歡?!?/p>
他回憶道:“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患者,包括我身邊的人,他們得了疾病,但在那個年代,受限于經濟能力,都存在著看病難的問題。那個時候,我就想過從治療方式上降低患者的經濟壓力,用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和最簡單的方式幫助患者。”
多年來,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無論是哪種流派,王剛都努力去學習鉆研,在他看來,最重要的就是能探索出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在他的診所里,除了先進的醫學器材,也能看到中藥柜,針灸、按摩……這些治療手段對于王剛來說輕車熟路,辦公桌上,堆放著《骨科手冊》《中華鉤活術》《坎貝爾骨科手術學》等各類書籍。“能保守治療就不要手術,能微創治療就不要開刀,最重要的就是在于早期干預和防范?!?/p>
“和王大夫交流起來能夠感受到一種安全感”?;颊哧惻扛嬖V記者:“他為人和善,說話溫和,還經常還會打電話詢問患者的康復情況。”由于經常開車久坐,嚴先生得了腰疼,在他的診療中,王剛不僅為其治療病癥,同時還教嚴先生練習腰背操以及頸背脊功能鍛煉。王剛講:“三分治七分養,病痛的治療不代表病情的結束,適當的鍛煉不僅有助于患者康復,同時也能預防病情復發?!?/p>
多年的從醫生涯,也給了王剛一些啟示?!拔以釉\過一位86多歲的老大爺,因為腰疼無法上下床,翻身都很困難,還患有其他一些基礎病,在治療的過程中,他的兩個女兒和兒媳全天陪護,幫忙照料老大爺的日常起居。”王剛講:“我覺得在病人治療的過程中,除了醫生的努力以外,患者親人之間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上的鼓勵對于患者康復也是有很大幫助的?!?/p>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吳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