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興仁市大山鎮豬槽箐村的200余畝“陽光玫瑰”葡萄即將成熟上市,連日來,村民搶抓農時抓緊管護,為葡萄穩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在豬槽箐村葡萄種植基地,一串串“陽光玫瑰”葡萄晶瑩剔透,掛滿葡萄架,村民們正在熟練地為葡萄套袋、疏果。
(資料圖)
“葡萄果型好就套綠袋子,果型不太好就套白袋子。”在葡萄大棚里,豬槽箐村村民余啟艷向記者介紹套袋子的技術要領。
今年,豬槽箐村轉變葡萄管護方式,通過組織外出學習,培養本村技術人才,精細調整留果與施肥,葡萄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豬槽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雪玉介紹說: 以前只疏一次果就結工資走人,現在我們疏果至少要進行兩次,通過精修疏剪,葡萄的品質、串型才會更好。
近年來,豬槽箐村積極推進葡萄精品化栽培和產業升級,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組織方式,普及科學栽培技術和精準化管理,以產業升級帶動行業發展。目前,基地正在積極對接市場,爭取“陽光玫瑰”葡萄成熟時有個好收成。
林雪玉告訴記者:“今年我們的果型更好,產量也高,手里的訂單也越來越多,雖然水果還沒有上市,但預計能在市場上賣一個好價格。”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段源興
編輯 彭芝莉
二審 宋潔
三審 陳俎宇
關鍵詞: